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96章| 破齐人张仪离间 避险境孙膑诈死(2 / 2)


玉蝉儿略略一想,扯童子进洞。

鬼谷子眼皮子未睁,脸冲玉蝉儿,话却是说给童子:“既然是他的东西,他又为此而来,你就还给他吧。”

童子应过,回到草堂,从床底寻出竹简,径往谷口送还张仪。

“先生,”听到童子走远,玉蝉儿轻声问道,“他这拿去,必是交给庞涓,岂不是对孙膑不利了?”

“顺其自然吧。”鬼谷子淡淡说道,“一部书而已,没有那么厉害。”闭目又想一阵,睁眼,拿出一个药方,持笔在下面又加一味,递给玉蝉儿,“蝉儿,你按此方入山采药,做成药丸,交给苏秦,由苏秦送给孙膑,或对孙膑有所助益。”

玉蝉儿凝视药方,有顷,怔道:“先生,此方??”

“此方所成药丸,”鬼谷子缓缓说道,讲述一桩陈年往事,“就是当年随巢子托人送给你母后吃过的那粒。”

“随巢子之药,是先生给的?”玉蝉儿惊问。

“是的。”鬼谷子点头,“早年结识他时,老朽观此人存救世善念,送他不少药方济世,其中包含此方。”

“那??”玉蝉儿看向后面新写的几字,“先生加这一味,却是为何?”

“可成死药。”

“死药?”玉蝉儿心底一震,喃声重复。

“孙膑服下此药,躯体即死,但魂魄守舍,一个月后,躯体会自然复活。”

玉蝉儿倒吸一口气:“先生,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吗?”

“唉,”鬼谷子微微闭目,良久,长叹一声,“孙膑不死,庞涓就不会放过他,反生错乱。俟孙膑渡过此劫,二人的棋局或就有个终结了!”

听到那声长长的“唉”字和接后的“终结”二字,想到庞涓或将面临的因果之报,玉蝉儿心底一颤,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

伐赵失利,举国哀伤,臣民萎靡不振,只有惠王一反往常失利后的颓废,仅卧榻几日,就如打了鸡血般精神抖擞,出人意外地现身于大魏朝堂,且只处理一桩朝务:加封武安君庞涓户籍三千,赏金三百两。

兵败而受封赏,匪夷所思,堪称列国奇谈。

朝臣尽皆愕然,面面相觑。

庞涓长跪于地,泣谢:“臣冒死罪,请我王收回成命!臣用兵不当,败走桂陵,折损武卒两万,终使邯郸得而复失,功败垂成,恳请我王极刑责罚,臣万死无怨!”

“武安君,你记住,寡人封赏的并不是你,是三军将士!”魏惠王扫视众臣,字字铿锵,振振有词,“诸位爱卿,此番伐赵,寡人也曾伤感,然而昨夜,寡人忽然想明白一事。寡人想明白何事了呢?寡人想明白的是,自即位以来,寡人东讨西伐,南战北征,可谓历战无数,然而,真正能让寡人畅快的仅有一次,就是此番伐赵。诸位爱卿,此番伐赵,庞将军用兵如神,筹划缜密,打了赵人一个措手不及,更拔赵都邯郸,打出了我大魏威仪。挫悍赵锐卒,拔大国之都,纵使能将吴起,也未建此功啊!”

见惠王讲出这个,朝堂上鸦雀无声,只有庞涓长哭于地:“王上??”

“诸位爱卿,”惠王余兴未尽,慷慨陈词,“挫赵卒,拔邯郸,一出寡人多年闷气,酣畅淋漓啊!这且不说,更让寡人欣慰的是,庞将军带出了数以万计视死如归、死不旋踵的大魏勇士。寡人早晚观看桂陵战报,总是泪出。我两万武卒身陷绝境,面对数倍于我之齐国技击,无一人退缩,战至最后一人,斩敌两万。我三百军士,历经一夜鏖战,俱负重伤,宁死不降。更有将军青牛,以一人之力护佑主将突出重围,所向披靡,势若破竹,齐卒望之丧胆。寡人何德何能,竟得良将若是!寡人何威何慈,竟得血士若是!”

见惠王这般褒奖将士,朝臣尽皆叹服,纷纷点头,投庞涓以赞赏目光。

庞涓五体投地,泣声愈见悲切。

“唉,”惠王长叹一声,“诸位贤臣,桂陵之败,过不在武安君,过不在三军,过只在孤一人。是寡人愚钝,看不出齐人疑兵奸计,连下昏诏,旨令庞将军班师,方使庞将军救主心切,千里急进,陷入绝地。每每念及,寡人悔恨莫及,寡人对不起这些阵亡将士啊!呜呼哀哉!呜呼??”

惠王以手掩面,哽咽不已。

惠王一番掏心的表述加上几声呜呼,彻底打开了庞涓的泪腺,当堂号啕大哭起来。朝堂所有臣子也大受触动,无不悲泣。

大魏朝堂在一片悲声中再次亢奋。

哭声渐息,惠王将朝政再次托给太子魏申,在毗人的搀扶下掩面离去。

旨令下了,主管库府的司徒白虎却拿不出惠王打赏的三百两金子。

莫说是三百两,白虎此时连一百两也拿不出了。

按照大魏武卒聘用诏令,凡阵亡武卒,在全家免十年赋役的基础上,司徒府还应一次性发放抚恤费三两足金。在赵地与桂陵先后阵亡的将士将近三万,单是这笔钱就将近十万,如果加上伤残将士的抚恤费,将各邑国库全部卖掉也不够了。

然而,旨令既下,就不能不执行。

白虎左右是难,只好如实奏报太子。

“库银还是小事,库粮不足才是大事。自去年迄今,雨水不调,夏秋之际河东遭遇雹灾,秋粮大幅减产,储粮尽皆用于邯郸战事,眼下正值春荒,青黄不接,各地库房几乎拨不出一石粟米用以赈灾,听闻有灾民典妻鬻子??”白虎顿住话头。

“唉,”太子申长叹一声,“惠相走了,张相国、朱上卿皆未回来,申连个商榷之人也没有,又逢这般大事,当该如何是好,唉??”复叹一声,“这样吧,三百两金子之事,由申暂向武安君讲明,司徒府当务之急有两桩,一是设法赈灾,二是恤死扶伤。”

“国库已竭,以何抚恤?”

“抚恤费尚未发放的,待申奏过父王,或以田亩作价补偿,或暂欠着,待夏收之后,税赋征入,加利偿还。”

“如此也好,臣这就筹备。”

送走太子申,庞涓心里沉甸甸的。他并不在意惠王打赏的三百两金子,他在意的是太子向他讲述的家国窘境。近一年来,他的心思尽皆用在军务上,对其他诸事很少过问,至于民生疾苦,原就不是他虑及的,纵使庞葱偶尔向他禀报,他也无心倾听。今朝太子上门解说,他才觉出急难。

正为难中,庞葱急急走进:“阿哥,快,青牛府中出事了!”

“啊!”庞涓大惊,急问,“快讲,什么事?”

“老老少少,数百家眷拥进青牛府中讨要抚恤金,青牛一两金子也拿不出,跪在院子里哭哩!”

天哪,这个刀枪丛中无所畏惧的铁汉子,竟为这一点儿抚恤金而跪在院中哭泣。庞涓不寒而栗,二话不讲,拔腿就朝青牛府中跑去。

桂陵战中,假使没有青牛,庞涓简直不敢想象结局。为保庞涓,青牛多处负伤,有两处伤及骨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庞涓严厉看管下,青牛非常听话地一直窝在府中静养,不想今日竟??

自鬼门关前被庞涓救下一命后,青牛感恩戴德,唯庞涓马首是瞻,但凡征战,无不舍生忘死,屡立战功,成为庞涓旗下排名第一的虎将,统领大魏最强劲的虎贲之师。魏惠王论功行赏,赐予青牛一座府宅,与庞涓府宅只隔三户人家,同属一个街坊。

不消一刻,庞涓匆匆赶到,远远望去,门前果然聚着一大堆人,尽皆缟素。

庞涓大步赶上前,庞葱叫道:“父老乡亲,让一让,庞将军来了!”

听闻是庞涓,众人齐围过来,扑他前面跪下。

庞涓安抚几句,在众人让开的夹缝中走进院子,赫然看到满院缟素,依旧绷带缠头的青牛五体投地跪在当院,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女子跪在他身边,孩子哇哇大哭。

女子就是翠屏,前老将军龙贾幺女。翠屏幼习武功,爱慕英雄,其夫本为龙贾旗下左军裨将,从龙贾战死于黄池,没有子嗣。丈夫走后,翠屏孀居数年,由庞涓、瑞莲保媒嫁给青牛,过门次年即生一子,今已两岁,虎背熊腰,俨然一头小牛犊了。

“青牛兄弟!”庞涓急赶过来,在青牛身边蹲下。

听到庞涓的声音,青牛悲声长号:“庞将军??”泣不成声。

庞涓转对庞葱:“快,扶青牛兄弟回房,他动不得!”

庞葱招呼两个仆从,不由分说,将青牛架回房中,放置榻上,交给翠屏照料。

两百多缟素男女,有老有小,齐刷刷地当院跪着,将个偌大的院落塞了个满满实实。

没有哭声,也没有人多说一句话。所有诉求,尽在不言之中。

“阿弟,”庞涓看向庞葱,“家中可有存金?”

庞葱凑他跟前,小声禀道:“有,但不多了。”

“多少?”

“一百二十镒。”

“大声讲!”庞涓厉声说道,“有金多少?”

“一百二十镒!”庞葱这也提高声音,让院中所有人听个明白。

“银子呢?”

“五百八十镒。”

“封地共有多少田产?”

“这??三百一十井!”

“所有田产尽皆变卖,家中金银一镒不留,全部用作抚恤阵亡将士!”

“阿哥,”庞葱惊呆了,压低声音,“府中也得花费,其中三十镒是??是大王送给嫂夫人的陪嫁,动不得呀!”

“没有动不得的,因为你的嫂夫人是个魏国人,她嫁的人是我庞涓!”庞涓一字一顿,转向众人,声情并茂,“诸位父老,诸位姐妹,我们的勇士已经流血,我庞涓,还有我夫人,纵使上天入地,也绝对不会让他们的亲人再度流泪!”说毕,不待众人回话,拳头一紧,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院内院外,所有人都听到了,所有人也都流泪了。

没有谁再说一句话,一个个不无感动地跟在庞涓身后,四散离去。

一番危机被庞涓披肝沥胆的几句豪言壮语轻松化解。

然而,庞涓的心情并未因化解危机而显出轻松,而是愈见沉重。

回到府中,庞涓将自己关进静室,也即他藏书颇多却很少翻阅的书房,在一堆又一堆的尘封竹简中闭目冥想。

他的心在滴血,不是为他的库银,不是为他的田产,也不是为那些阵亡将士的亲人们讨要抚恤的无奈与泪水。

所有这一切,尽皆不在他的视界之内,也不应该成为他的关注。

他的心在为他一手训练出来的近两万多武卒一朝覆没而滴血。为了这些武卒,他不知花费多少时间,更不知耗费多少心血,而要再建武卒,又将何其艰难!

正自伤感,外面传来脚步声。

房门不敲而开,一人脚步甚轻,径走进来。

在这府中,敢于这般走进静室的只有一人,就是夫人瑞莲。

“夫人,”庞涓看也不看,下逐客令,“你且回去,我要静一静。”

来人没有出去,在他对面缓缓坐下。

“夫人,去吧,不要听信葱弟,不到万不得已,夫君是不会动用夫人的压箱之物的。”庞涓又出一句,显然是在解释。

“啧啧啧。”来人轻轻击掌。

庞涓陡地睁眼,惊愕:“张兄!”

正是张仪。

“几时回来的?”庞涓急切问道。

“就这辰光。未及回府,就直奔庞兄来了。肚皮饿得紧呢!”

“来人!”庞涓朝外大叫。

“不必了。”张仪笑道,“在下见过葱弟,他这已在安排呢。”盯视庞涓,“观庞兄气色,心事浩茫,好像有什么在闹心呢。”

庞涓给出个苦笑。

“唉,”张仪长叹一声,“好好一局棋,只差一星点儿就下成了。”

“是哩。”

“庞兄在为何事闹心?”

“除了武卒,还能有什么?”庞涓又出一声苦笑,摇头,“两万多兄弟呀,任何一个都是一等一的汉子,一夜之间,全没了。”

“呵呵呵,”张仪笑出几声,“在下以为,真正闹庞兄之心的并不是这些死卒。”

“哦?”庞涓看过来。

“武卒,可以重建;钱粮,可以聚敛。再说,尽管我在桂陵有所折损,在邯郸却有斩获。此番撤军,嗣将军运回来的并非只有棺木呀!”

“张兄是说??”庞涓面现喜色。

“邯郸国库,在下早已盘查清点,能搬动的这都放进棺木里了。”

“多少?”庞涓压住喜悦。

“金不下万镒,其他财富,也有一些,或可应对一时之困。”

“好!”庞涓以拳击案,略略一顿,颜色又沉,“唉,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哪!”

“先有了这杯水再说。”张仪两眼盯过来,“真正闹庞兄之心的,并不是这个,庞兄可想听否?”

“涓愿闻其详。”

“是孙兄。”张仪敛住笑,“一局赢定的棋,让凭空杀出的这个孙兄毁了。”

“是啊!”庞涓不无沉重地喃出一声,牙关咬得咯嘣直响。

“就我观之,”张仪斜他一眼,“孙兄没有什么了不起。譬如此番救赵,孙兄所用计谋,叫批亢捣虚,不为新奇。其实庞兄早就料到了,现在想想,当初庞兄转攻邯郸,正是有力之击。如果庞兄那个辰光回援大梁,便是上了孙兄之套。孙兄之所以赢在桂陵,不是孙兄谋略高超,而是孙兄赢在暗处,庞兄未料到孙兄在齐,以为对阵的不过是田忌而已。若是庞兄晓得孙兄在齐,结果一定不是这般,相信庞兄会另有??”故意顿住。

“是啊,”庞涓长叹一口气,“若是晓得孙兄在齐营,在下就不会走此险棋,在下就会调兵遣将,在自家的地皮上与他慢慢磨,耗死他!”

“正是。”张仪竖起拇指,“再说,在鬼谷之时,就在下所知,庞兄总是胜孙兄一筹,从未落败于他。”

“唉,”庞涓长出一叹,“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此言何解?”

“不瞒张兄,真实而论,在山中之时,在下强于孙兄。出山之后,孙兄之谋,远胜在下矣。”

“哦?”张仪睁大眼睛,“可有说否?”

“因为孙兄得授其先祖孙武子的《孙子兵法》,而在下??唉!”庞涓再叹一声,沉重地摇头。

“孙武子的兵法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张仪嘴角一撇,“谷中之时,在下听大师兄讲,庞兄早已得下《吴子兵法》。兵法在下不知,难道《吴子兵法》不敌《孙子兵法》吗?不瞒庞兄,听先生说,《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不分伯仲。在下一直好奇,如果吴起对阵孙武,又会如何?”

“在下也曾好奇此问,”庞涓苦笑一声,应道,“只是,在下今日不作此想了。”

“哦?”

“因为孙膑得到《孙子兵法》全本,而在下??”庞涓迟疑一下,低下头去,“却未窥《吴子兵法》全貌啊!”

“咦?”张仪明知故问,“这就奇了,在下明明听大师兄讲,先生将厚厚一册共四十八卷吴子兵书全都交给庞兄了呀!”

“唉!”庞涓被逼无奈,只好长叹一声,将谷中先生授书之事略述一遍,“唉,也是在下图个省事,以为抄录一册,方便日后翻阅,细细领会,不料被那野猪叼走。也是在下多心,忧心先生再将此书传授孙兄,竟将原册扔下断崖,谎称被风吹落,本以为先生不会再追究,谁料先生以为在下已将此书熟记于心,竟使师兄、师姐将散简全部捡回,一把火烧了。唉??”再三惋惜。

“哎呀,”张仪故作惊讶,“庞兄,你怎不早说呢?这部《兵法》,在下倒是见过!”

“啊?”庞涓震惊,“此等隐秘之事,你如何得见?”

“呵呵呵,”张仪笑出几声,“庞兄有所不知,那日大师兄与师姐各提一捆竹简回谷,途中恰好遇到在下与苏秦,在下问是何书,大师兄说,一本破书,不知让谁扔到山崖下了,师父一大早就让去捡,累得够呛呢。在下好奇,上前讨看,师姐不让,催走,大师兄见在下死缠烂打,就让在下瞄了几眼。”

见张仪讲得滴水不漏,庞涓信服了,听他说到瞄过几眼,心里一动,顺口问道:“听闻张兄过目不忘,可否记得?”

“记得,记得,”张仪甩下脑袋,“在下别无他能,也就这点儿本事了。”

“那??”庞涓眼珠子一转,“张兄能否诵出一章,让在下开开眼界?”

“不知庞兄想听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