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祭司大人穿六零第87节(1 / 2)





  天乾南,地坤北,水坎西,火离东……

  先天八卦再辅以七十二星象、添上六十四种变化,一环套一环,慢慢在天地间形成循环,生万物。

  在萨迦寺所有人眼中,随着盘中的灵物一个个被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屋里的地面上渐渐升起若有若无的灵气。

  开始是一丝丝一缕缕,后来灵气越来越多,直到从地面升到屋顶,再从门口逸散出去。

  门口的僧侣惊呼:“快,快把门关上,别让灵气跑出去。”

  了空笑骂:“灵气是天地之物,一扇门怎么关得住。”

  看了空和萨迦寺众人的反应,看来大家对聚灵阵非常满意。林怀玉总算放下心来,总算把萨迦寺补天石的情给还清了。

  “小大师,您看,以后这里的灵气也会跟今天一样浓吗?”

  “怎么可能?今天灵气格外浓郁是因为聚灵阵刚摆好,大概半个月后,这里的灵气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了空忙追问:“大概还能剩下多少?”

  “两成到三成吧!”

  “这样啊!”

  虽然知道末法时代中,灵气的浓度能有今天的两三成已经非常好了,但是见识过今天的灵气浓度后,了空还是忍不住失望。

  木玄玑才不管他失望不失望,她答应了空的事情做到了,明天她就要离开这里。

  了空态度前所未有的殷勤,他十分想留木玄玑在萨迦寺多住两天,被木玄玑拒绝了。

  第二天木玄玑要走的时候,了空送了她两本经书和两箱好药材。

  “小大师,咱们再会。”

  “再会!”

  回去的路上木怀玉高兴,木玄玑也高兴,秦思和徐阳见木副会长和小大师高兴他们也高兴,唯一不高兴的只有后备箱的大绿。

  本来后备箱的地方就够窄了,现在好了,还硬往里面塞了一个木箱子,挤得它都没地方伸腿了。

  第二天他们到了白玛家的草原,木婉他们收拾好行李准备今天要走,一直没走,就是为了等他们。

  木婉看到车子开过来,高兴地跑过去:“娘,福宝,总算见到你们了,你们这回一走就是两个多月,真是叫我担心坏了。”

  木怀玉笑着道:“没有办法,在西北那边耽误了好长时间。要不是在西北耽误那一个月啊,我们都可以先回家里,再跟你们一起来草原。”

  “哈哈哈,没关系,现在咱们一起回去也行。娘您是不知道,我们从家里出发来草原的时候木三姨就带着小山回来了,小山天天在家念叨您和福宝,问我和江川为什么你们还没回来。”

  “长年和张静最舍不得孩子了,今年怎么这么早就送回来了?”

  “长年又不在市里,这会儿还在外地搞他的教育,哪里有空管小山。至于张静嘛,她最近忙得很,听木三姨说她现在每天除了正常工作外,还要参加很多学习班,参加完学习班后还要写什么心得体会。”

  “总之,张静也忙得很,她也没多少时间管小山,加上最近市里也没有以往太平,张静就叫木三姨先把小山带回来。”

  木怀玉刚才还高高兴兴,听到这话心一下就沉下去了,这才两个月,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咱们不说不高兴的事,妈,咱们先回家吧。”

  “好,咱们先回家。”

  从草原回木家寨有两条路,一条是每年木婉他们走的山路,一条就是走公路,慢慢摇晃着回去。

  木玄玑肯定跟着奶奶和妈妈走山路回去,徐阳和秦思两个人开车回去。

  木怀玉给他们留了很多吃的,车上也放了两床被子,叮嘱他们如果路上遇上下雪,一定不着急走山路,以免路滑发生车祸。

  “木副会长放心,我们准备的汽油够够的,如果真遇上下雪天,我们弄点木柴来,浇一点汽油就能点燃火,肯定冷不着。”

  “行,你们自己注意安全。”交代完之后木怀玉想起后备箱里还有一只乌龟:“你们隔一两天给大绿喂点吃的,虽然乌龟寿命长,饿死的也不是没有。”

  秦思和徐阳闻言都笑了起来。

  本来老老实实和木箱子挤在后备箱的大绿,听到笑声顿时不高兴了,伸长脖子把后备箱顶开,随后脖子一缩,整只乌龟往前一滚,啪嗒一声,大绿从后备箱里滚出来,后背着地,那叫一个四脚朝天。

  大绿四肢挣扎着,救命救命,快把本大王翻过来。

  顿时,木家主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这只乌龟真是太可乐了。

  木玄玑扶额,这只蠢龟!

  家里已经有头蠢兮兮的花花,还有一只不着调的野王,再加上这一只,她手中一下集齐三傻了。

  大绿不想跟秦思他们一块儿种,木婉就找了个空麻袋把大绿装进去,再把麻袋捆在马背上。木婉想的周到,麻袋上开了个口子让它能把脖子伸出来透透气。

  “启程,咱们回家!”

  草原上已经下雪了,木玄玑以为山里面崎岖不平的路上有积雪路应该很难走。但是他们运气好,山上只有靠近草原的几座山上下过雪,其他山都还没下雪,路都是干的。

  一路上翻山越岭往南走,越靠近木家寨就越暖和,身上的厚棉衣一件一件脱下来。

  走山路身上容易冒汗,快要到家的最后两天,身上火气旺的男人只穿了一件单衣都不觉得冷。

  马队快要到家时,一翻过山岭,每天都在寨子二楼窗边望着这边山路的木家族人就欢天喜地地吆喝起来了。

  “回来了,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