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9章太寒酸不行(1 / 2)





  贺娟跟苏云叶送的那对大红喜字暖瓶,成了整个新房里最醒目的存在。

  在大城市里或许这种暖瓶是结婚必备物品,可在农村这可实打实的是稀罕物。

  不管是亲戚还是邻居,都争相跑过来看上一眼,有的还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一把。

  “好漂亮的暖瓶呀!”

  “是呀,真好看。”

  “这是谁给买的?

  “还用说,肯定是贺娟和云叶娘俩呗。除了她们还能有谁有这种大手笔。”

  自从贺娟被苏云叶说动,两人动身前往县城做生意开始,在丰禾村人的口中,她们就成了村里最有能耐的人。

  大家纷纷议论着,说她们娘俩不满足于在镇子上挣小钱,跑到县城里挣大钱去了。

  好多妇女眼看着原来比不上自己,过得凄惨的贺娟,如今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升高,都眼红得不得了。

  可真让她们像贺娟一样,离开故土去县城里做小买卖,她们又一百个不敢。

  这种情况下,大家就更佩服贺娟了。

  不过熟悉贺家的人,都知道贺娟娘仨中,真正的主心骨是苏云叶。

  在苏云叶的带动下,贺娟才肯迈出第一步,先是在集市上做小买卖,紧接着又直接上县城去做大买卖了。

  这些知道内情的人,无不羡慕贺娟能有一个这样有头脑的女儿。

  这会儿的农村,重男轻女是很普遍的现象。

  可因为苏云叶,好些人甚至都在嘀咕要是家里有个这样的女儿,就算是给三个儿子都不换。

  苏云叶顾不上理会周围的议论,她此刻正忙着在后厨做辣椒酱。

  这时候的婚宴酒席非常朴实,就是在自己家院子里摆上一桌,请最亲近的亲朋好友吃一顿就算完事。

  家里条件好的也有摆上两桌的,或是饭桌上的菜色稍微好一点。

  贺志伟的婚宴酒席大部分都是素菜,只在中间搭配了两道荤菜。

  虽然秋收后手头有了点钱,但贺志伟跟弟弟贺志杰商量过后,决定拿出这笔钱来再投入到明年的种植中去。

  明年他们准备扩大生产,如果大棚效果好的话,他们也想把大棚技术应用在其他作物上,在增加产量的同时,非应季时节,农作物也能卖上个好价钱。

  可这样一来,手里的钱能用在婚礼上的就要少多了。

  为此贺志伟特意征求何芳草的意见,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给了她。

  何芳草当然绝对支持贺志伟,准夫妻俩达成一致意见,节俭办婚礼,多把钱放到有用的地方去。

  早上迎亲之前,贺娟和郭凤珍在后厨帮着忙活,将该准备的菜都准备了出来,等她们把新娘一接来,就立刻开始炒菜。

  接亲的牛车走后,苏云叶转到后厨看了下菜色,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菜也太素了点。

  按照平常的伙食,这桌的确算是不错。可按照婚宴的标准,也委实太寒酸了。

  志伟舅的婚礼,总不能就这么马马虎虎的对付过去,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呀。

  思量一番后,苏云叶便赶快找了些辣椒出来,又跑回大舅家从自己的行李里拿了些作料回来,开始炒制辣椒酱。

  辣椒酱炒完,她又做了些油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