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2 / 2)


  两个婆子见棠梨如此,心里那点儿气也便消了。

  瞧着棠梨走了,两个婆子彼此看了一眼低声道:“这姑娘当真好体面的模样儿,只可惜命有些不济,托生在了个芝麻小官儿家里,若是生在咱们这样的大门大户,说不准能有个好造化呢。”

  两人正说着,周婆子一脚迈了进来,沉声道:“你们俩一大早不去当差在这儿做什么?”

  两个婆子一见周婆子,暗道倒霉,怎么就偷了一会儿懒,就给这阎王婆子看见了,哪敢再说什么,忙着走了。

  周婆子疑惑的看向那边儿,正瞧见棠梨隐没的身影,周婆子微微一愣,心道,怎么瞧着这身影有些像小叶大夫呢,可明明这是个姑娘家啊,是自己看差了不成。

  提起小叶大夫,周婆子顿时兴奋起来,昨儿在黄家,小叶大夫开口就说中了自己的病因,真让她吃了一惊,便起了推荐给主子治病的心思,却又不知这位小叶大夫医术的深浅,故此没敢开口,想着自己先试试,道儿上就把小叶大夫开的药抓了两剂,昨儿晚上睡觉前,煎了一副吃下,这一宿竟真没咳嗽,睡得极安稳。

  早上便觉轻松了许多,仿佛一夜之间胸中积了多少年的石头挪开了,舒坦非常,可见这位小叶大夫年纪虽不大,这医术的确高明的紧,只一副药就把自己陈年的老病儿治好了。

  这样高明的医术想来必能治好老夫人,一想到自己在主子跟前儿立下大功后的好处,周婆子笑的见牙不见眼,对刚才那俩偷懒的婆子也不打算追究了,自己还是去寻管家尽快禀告老爷要紧,想着便寻管家去了。

  这叶府的大管家姓花,是叶家的三代家奴,为人圆滑机敏,八面玲珑,行事也稳重妥帖,能揣摩出主子心中的所思所想,故此颇得主子信任。

  周婆子的男人是叶府外庄的管事,跟花管家有些交情,故此花管家对周婆子很照顾,时不时也会提点一两句,见周婆子进来以为她又要告假,便小声道:“老夫人的病越发不好,老爷如今日夜难安,这上下都得小心伺候着,你也消停些,真撞到主子眼里可没好儿。”

  周婆子道:“瞧花管家说的,老婆子是那么不晓事的吗,昨儿告假也是为了我那个积年的老毛病,我家乡一个老妹子送了信来说有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我就想着若是治好了,去了病根儿,也免得总是提心吊胆的。”

  周婆子这番说辞可是掂量了半宿,直接说不好,拐个弯才妥当,且让花管家自己问起来,比自己主动说起更好些。

  果然花管家听见医术高明的大夫,立马目光一闪,心说这可真是正瞌睡就有人送了枕头来,今儿一早老爷还发了一顿脾气,责令自己去寻大夫,可把自己难得够呛。

  想这安州城除了那个庆福堂的什么余神医,也没听过有别的医术高明的大夫啊,更何况自打老夫人一病,这一路找的大夫得有十几位了吧,个个都是什么神医名医的,可结果呢,老夫人这病不治还好,越治反倒越重了,如今都病的起不来炕了,瞧意思,都不知能不能过去这个坎儿呢。

  昨儿来的那个庆福堂的神医也是徒有虚名,开的方子跟前头几个都是一模一样,难怪老爷发脾气,没当场杀了那庸医都是他的造化了。

  第10章 惊到了人

  虽心中着急花管家却知这件事需谨慎再谨慎,老爷是个大孝子,如今做到了两品的封疆大吏,在外头如何自不必说,可一回府,头一件事儿就是给老夫人问安,老夫人有个小病小灾的,老爷更会亲自在床前侍汤奉药,如今眼老夫人越发病重,老爷急的两天两夜都没合眼,守在床边儿上熬得两眼通红,起了满嘴火泡。

  这当口如果自己寻的大夫,治好了老夫人的病万事好说,若跟前头几个一样岂不更坏,更甚者,万一老夫人一口气没上来,到时候老爷非剥了自己的皮不可。

  想到此,略打量了几眼周婆子,见她脸色精神是较前些日子好了许多,周婆子的咳疾花管家是知道的,牵牵延延有十来年了,每年一开春就犯,还是自己帮忙才遮掩过去的,这事他也担着风险呢,前儿还琢磨着她的病若再不好,自己也不能顾及什么交情面子了,一到岳州就把她调去外头去,免得主子知道,自己跟着吃挂落儿。

  不想,这一转眼的功夫这婆子的病竟好了,这可是十年都未治好的老毛病,花管家还记得,昨儿早上她来跟自己告假的时候,还强忍着咳嗽,脸色难看的紧,怎么不过一天的功夫这病就好了?若非周婆子就站在这儿,说下大天来花管家也不信的。

  就算事实摆在眼前,花管家仍有些疑心,开口道:“你这病当真好了。”

  周婆子岂会不知他的意思忙道:“慢说花管家您,就是老婆子自己起初也是不信的,还道我那老妹子胡说呢,谁知那大夫不过一搭脉,就看出我这病已有十年了,还道出了病因,老婆子当时也吓了一跳,虽如此她言道吃两副能好,我也是不信的,便想着先试试,不想只昨儿晚上吃了一副药,今儿一早便觉周身轻松,竟真好了,这才来寻花管家。

  花管家心道,一副药就好,这还真是神了,莫非这安州城除了那徒有虚名的余宝胜还另有高人,想到此便问:“你说的这位大夫在何处坐堂?”

  花管家这一问,倒把周婆子问住了,昨儿走的匆忙,没来得及扫听,便有些语塞:“这……”

  花管家眉头一皱,心道,怎么着,说的这么热闹,竟不知是哪儿的大夫,这不涮着自己玩吗,想着脸色呱嗒就掉了下来,冷声道:“这什么?到底是哪个药号坐堂的?便不知底细总有个字号吧。”

  周婆子汗都下来了,忙道:“这个,昨儿匆忙间未及细问,大管家莫急,虽没细问,可这位小叶大夫跟我那老妹子家常往来走动,极熟络的,只去问一句便知道了。”

  花管家脸色略缓了缓道:“那还杵在这儿做什么?”周婆子忙着转身去了。

  花管家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心道,这周婆子当真没成算,连人家在哪儿坐堂都不知道,就跑到自己这儿来举荐邀功,着实可笑,不过小叶大夫?倒是跟自家老爷同姓。

  周婆子忙叫人套了车兴匆匆敢去了临山村,本想着小叶大夫跟黄家相熟,必是一问便知的,谁知这黄家一家子糊涂蛋,这么常来往着,竟连人家在哪儿坐堂都不知道。

  周婆子傻了眼,深悔昨儿没问清楚,如今花管家可还巴巴的等着信儿呢,要是这大夫在哪儿都不知道,大管家能饶了自己才怪。

  心中着急便一把扯住黄大勇:“大勇,你不是常去接小叶大夫吗,怎么连他是哪儿的大夫都不知道?”

  黄大勇挠了挠脑袋:“那个,俺是在山上被毒蛇咬了,正赶上小叶大夫采药救了俺的命,俺心里感激,知道小叶大夫隔几日便会出城采药,就在城门口等着拉她,她来俺家走动也是给村子里的人瞧病的。”

  周婆子:“既常来瞧病,难道你们连她在哪儿做堂都不知道。”

  黄大勇摇了摇大脑袋连说不知道,心里还奇怪,她娘这位家乡的老姐姐昨儿还和善的紧,怎么一天过来就变了个样儿,抓着自己一个劲儿的扫听小叶大夫,自己哪知道这些啊。

  大勇媳妇儿见周婆子一脸着急忙道:“您老先别急,这里头有个缘故,虽说小叶大夫医术高,可这般年纪,在药号里至多就是个学徒,人家给乡亲们诊病,不禁不收钱还总白白送药,本就是人家的好心,咱也得知情不是,故此,便没人扫听这些。”

  周婆子虽急却也知道大勇媳妇说的是,这乡屯里的人本就厚道,又知了人家的情,自是不会揭短的,只是如此一来,自己可怎么交差啊,本是一件儿能邀功的好事儿,若是找不着人,这好事就成祸事了。

  可再着急也没法儿,大勇一家子就是不知道,自己能怎么着,只得嘱咐大勇若再接到小叶大夫别管是坐堂的还是学徒,势必要问个清楚明白,给自己递信儿。

  见大勇应了才出了黄家,回驿馆的这一路把周婆子给愁的啊,恨不能这点儿道走上一辈子才好呢,自己前头大包大揽的,如今连人影儿都找不见,怎么跟大管家交代。

  也是这周婆子的命好,怕从前头大门走撞上花管家,便去了驿馆后面的角门,想着从角门绕过去先回自己屋里想个应对的说辞。

  那驿馆的角门挨着棠梨家跨院的灶房,而此时棠梨正在灶房里做吃食,虽说便宜娘嘱咐甘草看着傻姑,可傻姑到底是个大活人,会跑会跳的,甘草手边儿还有活计,也不能不错眼珠的盯着,横竖这几日不能出门,棠梨干脆就看着傻姑了。

  傻姑贪嘴,只给她做好吃的,她便会老实的守在旁边,绝不会乱跑,这个法子百试百灵,如今傻姑就老实的坐在小凳子上,眼巴巴盯着棠梨。

  棠梨今儿做的是榆钱糕,驿馆里有两颗老榆树,开了春树上便挂满了一串串嫩黄嫩黄的榆钱,这时候的榆钱儿不仅好吃还能清火健胃,正是春天里最好的吃食。

  而榆钱糕的做法也简单,发面兑上糖霜,碱,加水和成糊糊,再把新摘的嫩榆钱洗干净掺进糊糊里,上锅蒸上一炷香的时间,便可出锅,冷热都好吃。

  自打棠梨把榆钱糕放进锅里,傻姑的目光便从棠梨手上挪到了那口大铁锅上,眼巴巴盯着,直到榆钱糕出锅,便急不可待的伸手来拿,被棠梨打在手背上:“刚出锅的就拿,也不怕烫着。”

  也是凑巧,这当口周婆子正从角门进来,听见这声音熟悉,略一想不禁大喜,这分明就是小叶大夫啊,顿时愁容尽散,心道可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不就找着了吗,谁能想到自己都快愁死了,这真佛就在跟前儿呢。

  周婆子堆着一脸笑,三步两步便跨了过去,一进去瞧见站在灶前的棠梨,一张笑脸便僵住了 ,抬手指着棠梨半天没说出话来。

  棠梨也没想到周婆子会闯进来,不过一看见她,棠梨便知自己先前所猜不错,这周婆子说的老夫人正是前头那位病着的老封君。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