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借剑第133节(1 / 2)





  不过凡人形成规模之后,不论是外来也好,有人自行开脉也罢,到了这一步,多数也都会和超凡力量扯上关系,还不算过于离了大谱。但山川之间,那些因为种种情由,没有宗门自生自灭的散修,却是真的数不尽道不完了。这些散修境界几乎都止步于筑基,少有突破到金丹的,宗门修士对他们也毫无兴趣,几乎是不闻不问,他们也很少离开所出生国度,凡是要跨越瘴疠险境的行程,对他们来说都如同天堑一般。比如美妇视为最后保命底牌的遁地符,在上清门不过就是数灵玉的大路货色,但在散修之中,便已是不可多得的宝符了。

  洋儿虽然幼小,但生有智慧,也得父母看重,听闻上师问话,已知应对,忙解释道,“小儿父母都是散宗修士,只是数年前灵炁爆发,在山门附近,泥土涌动,有宝气冲天,便引来众人争夺。”

  说到此处,不由双目发红,哽咽道,“我爹为了护卫山门,伤重而死,但不知为何,宗门内反而有传言说他生前和人打斗时跌进宝藏深处,取出了一件法宝藏在我身上,我才会这样聪慧。娘抵不住众同门觊觎,即使外界道路已被瘴气毁去,还是带着我走了一条小道,闯了出来,想要去雷阳城寻舅父拜师……”

  说到此处,那男子道,“我明白啦,现在外界的境况,受到两大盛宗交手影响,比平日里更加倍险恶,本来一张遁地符便可把你们母子带到雷阳城,但现在却是不能了,到了半路灵气就要耗尽,你娘又怕在遁地符中随意乱走,出来时落入什么险境,只能带着你这样慢慢赶路,一路杀死追兵。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敢动用这张符箓。嗯,你们定是出来以后才发现这些的,这一代现在这样的灵气,不是金丹修士,哪敢随意外出,低阶修士在禁制大阵中对外界了解太少,倘若你娘没出来以前就知道这些,应该不会如此定计,她虽然修为低微,但却很有脑子,把孩子也教得不错。”

  他几句话就将母子俩一路逃难求生的心酸道得八九不离十,洋儿听得他话里有赞许之意,又惊又喜,忙跪下求恳仙人收录门墙,道,“愿为真人洒扫庭除,报真人搭救我母子二人之恩。”

  那男子笑道,“救你娘亲虽然是我的主意,但却是幼文去做的,你如何不谢他呢?无非是瞧着我脾性好,是么?”

  洋儿忙又对女童行礼,口中分辩道,“都是粉身碎骨也难以为报的殊恩,只是小儿以为,上师为脑,脑在手前,是为首恩。”

  连那女童也不免一笑,道,“你这乡野小子,虽然没有见识,但也算得上机灵大胆,很会捡些好听的话来迎合我们。”

  那男子道,“不要这样说,幼文,他是真心如此想,这孩子蛮聪明的,资质也厚,可笑他那宗门竟将天生禀赋错认成法宝之功,其实他父亲哪有带回什么法宝呢,那法宝还在原处埋藏,等候有缘人去寻呢。”

  不论是女童还是那黄衣少女,都对法宝两字毫不在乎,并不追问,仿佛引得数宗乱战的法宝根本就打动不了他们似的。那男子也不以为意,而是问洋儿道,“你母亲还没有醒,如何就先拜了我呢?倘若她不同意呢,或许她更愿意你拜入舅父门下,你还是先和她商量商量罢。”

  他虽然看似商量,但又仿佛是在考验,洋儿不敢怠慢,忙道,“舅父门下,一样是勾心斗角,虽然距离遥远,我的谣言未必能传过去,但倘若被舅父知晓,彼人也极有可能对我不利,我和母亲已然有过定计,倘若母亲不死,还可和舅父从容分说此事,倘若母亲死了,那便只能暂且请舅父收留几年,成人后做个管事,安稳度日,不可开脉修行。”

  那男子听得入神,并不因众人修为低微,与他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人物而有所怠慢,听到此处,露齿而笑,对另二人道,“你瞧,人心是多么的有趣,便是修为再低微,其实也有许多与高阶修士相通之处,值得细细琢磨。”

  又道,“你和你母亲都很好,有勇有谋,审时度势,你母亲尤其如此。”

  洋儿有些不解,那男子也不点破,倒是女童先是面露沉思,其后不屑地对洋儿道,“真笨,连这也想不明白。你还小,想什么还不都是你母亲教你的?你心中不存复仇之念,便是因为她从未对你灌输这些,不愿给你加上这沉重的枷锁,反倒把你的性子也扭了。”

  那男子道,“孩儿见母,你们两母子也算是有些福缘,恰逢我洞府缺人,赶上了就是你们的。”

  他随意将手一挥,那美妇胸口微微一震,气息较此前明显旺盛了几分,男子口中道,“你母亲数个时辰内便会醒来,你可和她商议一番,是入我洞府内做个仆役管事,还是由我为你转介到门下师侄处拜师,照旧可来我门下听用奔走,一切都在你们二人心意之中,对我倒是没什么区别。”

  又对两人笑道,“喂,我们不如比一比,谁将这孩子说的法宝先取到手,瞧瞧这是什么宝贝,竟值得闹出这许多人命?”

  那女童不言不语,拔身而起,已是没了踪影,黄衫少女手中放出一道虹光,人随光走,俄而消失不见。只有这少年男子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一个阵盘,扔在地上,将洋儿两母子护住,这才笑道,“瞧我来个后发先至!”

  话音袅袅,空山幽幽,洋儿四顾之下,林中除了自己和母亲之外,却已是再无人声,一时又惊又喜,几疑身在梦中。

  他到底不过七八岁,虽然有些见识,但还难以做出这么具体复杂的决定,再加上心念娘亲安危,守在一旁心神不定,也无法用功,还好母亲醒转得快,不过两个时辰,便嘤咛一声,缓缓转醒,讶然道,“洋儿——这,你怎么在这里!”

  洋儿忙对母亲仔细分说,刚说到一半,美妇神色一动,仰首望去,却见三道遁光你追我赶,现身时已在不远,再一晃便到了跟前,那青年男子笑道,“承让、承让,这一次是我险胜!”

  洋儿还是懵懵懂懂,那美妇却已瞠目结舌:从山门逃到此处,她花了数月时间,而这几位修士却是两个时辰不到,便已打了个来回不说,且还闯入山门一旁那连金丹长老都不敢轻易入内的禁制之中,取出了令门派几遭浩劫,元气大伤的法宝!

  第290章 母子仙缘

  若说荀洋还是小儿,眼界不高,他母亲却已是筑基中期修士,也曾随门内长辈外出,见识过金丹修士出手时的阵仗。在散宗,金丹修士已足以成为一门长老、掌门,出手时呼风唤雨,仿若神仙中人,远远不是筑基修士所能比较的。但即便如此,和这三人举重若轻的手段相比,依然是如同萤火见月。便是门内金丹长老在此时出门,按她估算,从门内来到此处也要一日有余。这三名高人却是若无其事便打了个来回,还顺手取来了那一切的祸源法宝,必定是茂宗、盛宗的高人!

  她所在散宗,说来是擎天三柱中的上清门庇护之地,但上清门弟子仙踪杳杳,几乎从未露面,美妇也不敢做如此猜测,只知这是难得的因缘,忙挣扎着起身下拜谢恩,自报姓名王月仙,又将来历略微分说了几句,被那女童止住道,“不用说啦,你们出身的那个小宗门竟敢阻我脚步,此时应该已经都被我毒死了,什么是是非非也都无所谓了。”

  王月仙不禁一怔,她丈夫死后,在门内便是艰难度日,流言蜚语之中,两母子处境越发危险,最终只能星夜出逃,和门派已经是翻脸成仇,门内不断派出精锐追杀,令王月仙不胜其扰,但即便如此,听到自己心目中一辈子也难以挑战的宗门,三言两语间便被那女童除去,心中依旧惘然若失,好一会儿才拜谢女童为她报仇,那女童道,“谢我什么,你自小生在宗门内,总有些玩得还不错的朋友,如今他们也都死在我毒下,你心里居然一点都不为他们难受,你这个人城府很深。”

  她虽然看似玉雪可爱,但性子偏激,每每将人挤兑得无地自容,好在另二人说话颇为公道,那少年男子道,“幼文,你下毒就犹如天灾,天灾杀了仇人,也杀了朋友,难道伤心之余,不能感谢天灾么?又不是她叫你去的,她顺着你说几句话,也要挨你的排揎。我猜你是因为输了我,到处寻人迁怒呢。”

  幼文哼了一声,走到一旁去了,那黄衣少女道,“我瞧瞧这法宝是什么好东西。”

  那少年男子取出一团宝光扔给黄衣少女,黄衣少女捉在手中摇了一摇,又喷上一口灵气,宝光逐渐敛去,现出一方古朴铜镜,其上纂刻了两个篆字,似鸟似鱼,镜面却是模糊不清,只是偶然闪过一丝灵光,黄衣少女将镜面来回照了几照,道,“没意思,破妄法宝。”

  她将铜镜丢回给少年,王月仙忖道,“这仙子和郎君或许是一对儿。”

  正这样想着,忽见少年对她微微一笑,摇身一变,现出原身,却是鬓若云裁、眉如远山,明艳如异花初开,气度似谪仙降尘,眉宇间却又深藏少许促狭的婉转少女,温声道,“你从小长在大阵中,见识短浅,却不知我们这些宗门修士若是出门,往往幻化假面,躲开一些无谓的麻烦。”

  王月仙出生以来,所生活的木阴城便是兵凶战危,城外时时有瘴疠爆发,灵气虽然浓郁,但却极不稳定,且妖兽横行,时不时就能听到附近的修仙家族被妖兽捕杀。不论是灵玉还是宝药,都是捉襟见肘,越用越少,哪怕是金丹修士,也一样轻易不肯出城,她只在筑基之后,随着商队一起到雷阳城去探望过一次胞弟,但雷阳城的境况也没好到哪儿去。虽说到底是超凡修士,也能听闻一些大门大派的威名,但此时相见,方才逐渐意识到高门修士,过的是散宗弟子完全不可想象的生活。不过她素性沉稳多智,也并不自卑,行礼道,“多谢娘子指教。”

  她已知这仙子怕有读心之能,忙将净心咒持上,少女也并不恼怒,笑吟吟地道,“你们母子俩还没说完罢?不着急,好好说,我们去一旁试试这镜子。”

  三人身形一闪,又是不知所踪,王月仙感应之中,仿佛到了林上极高空中,这些没有护山大阵的荒郊野岭,随时随地都可能迸发空间裂缝,越是高空,空间便越是不稳,王月仙原本以为中央洲陆便是如此,方才听洋儿说起,才知道这或许是因为两大宗门交手的影响。但不论如何,那三人对空间裂缝似乎都极是不屑,王月仙乍然从重伤中得遇仙缘,心中也是又惊又喜,好在她还能把持得住,仔细听儿子说完了,也是左右为难,思忖半晌,对洋儿道,“阿母开脉时,缺乏宝药,玉池并不太宽阔,此生能修到金丹已是极限,倘若在木阴城中,更是连金丹都没有可能,若非如此,也不会和你父亲结为道侣,生下我儿。”

  “如今受过重伤,攀登上境便更是艰难,若能投到仙子门下,为其奔走服役,已是难得的福缘。但我儿却有所不同,你天资禀赋,连仙子都出言夸赞,将来成就必定超过父母。也是因为不想耽误了你,这才没有在木阴城为你开脉。如今得遇仙缘,却又未能蒙仙子收录门墙,是随着阿母,在仙子荫庇之下,还是自去仙子门下小辈处为徒,那便都由得你。只是为人仆役和弟子,却也有许多不同,你若做了仆僮,开脉所需,便只有阿母为你筹措,虽然也少不了功法修炼,但此后提升境界时,想要请主君指点,也得再看机缘。”

  “若是去其余晚辈仙师处做学生,阿母便不能和你时时都在一处,但不论是开脉还是修行,都有明师相伴,也是一重好处。这两条道路有利有弊,全看你自己怎样择选了。”

  王月仙教导儿子,绝不会为他鲁莽决定,只是分析厉害而已,荀洋此前彷徨,也是不知两条路究竟有什么分别。听母亲为他分解,先微露恍然喜悦之色,接着便沉思起来,片刻后跪下对王月仙磕了个头,道,“此后不能常伴阿母身边,洋儿很舍不得,但洋儿还是想做宗门弟子。”

  说着,便又起身投入王月仙怀中,十分缱绻不舍,但饶是如此,却没有犹豫反悔。

  王月仙对这个儿子十分满意骄傲,搂着他道,“无妨,倘若主君准许,只要一有机会,阿母就来看你。”

  荀洋一旦打定主意,便不再多想,突然哭泣起来,“娘,刚才我还真以为你回不来了,心里害怕难过极了!”

  如此又哭又笑,说了许多闲话,又为已故父亲慨叹了一番,那少女独自飞了回来,笑道,“唉,你们这些散宗修士之间,彼此倒是有些真情,不知多少盛门大族,父母子女之间,便犹如陌生人一般,彼此客客气气的,所谓的感情也不过是比同门稍微亲近一些罢了。”

  荀洋十分好奇,不知为何会如此,那少女看了他一眼,像是看穿了他的想法,道,“你是你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木阴城屋舍狭小,也没有什么从人,便是他们亲自带大的。你知道那些盛宗大族,人口有多少么?有些修士的血脉成百上千,多出一个少了一个,又有什么稀奇呢?甚至出生以后,未能开脉修道,到死也没赶上父亲出关,母亲也只见了刚出生那几面的都不在少数呢。”

  高门大族这些新鲜故事,听得两母子瞠目结舌,王月仙也是好奇不已,巴不得听少女再讲下去,但她也怕另外两名仙师久候,忙又拜下地去,将母子两人的顾虑与决定婉转分说,那少女并无不悦,而是含笑道,“如此也好,我不欲收徒,这孩子禀赋不错,难得心性很是清明坚忍,做个管事的确可惜了。”

  又道,“我叫阮慈,乃是上清门紫虚天门下,日后你为我办事,只需说自己是捉月崖的人,他们便都知晓了。此处距离上清门还有数十万里,按你们的脚程,恐怕是走不过去的,我给你们一艘法舟。”

  说着,脚下轻轻一跺,林间便骤然多出一艘小小法舟,阮慈又道,“这乾坤囊里有些灵玉,可以驱动法舟,还有一块令牌,法舟会将你送到紫精山附近,你到了紫精山大阵,将令牌投入,自然会有人送你去见我门下的虎仆,之后便听从虎仆安排,他们都知晓的。”

  王月仙才听到上清门三字,便几欲晕去,所幸还掌得住,听阮慈如此细致地吩咐,丝毫不因自己出身显得高慢,心中更是崇慕不已,忙是一一应下,又要带着洋儿行礼。阮慈摇手止住,又看了荀洋一眼,笑嘻嘻地道,“你这孩子倒满可爱的,日后我就是你门内长辈,虽说还不知你拜的是哪一门,但看在你娘要为我做事的份上,见面礼便索性先给了你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