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2 / 2)


  天黑后又开始下雪了,一家人挤在这三间小土房里,因为空间小,倒也是暖暖呵呵的。苏惟惟加了床被子,俩孩子钻进被窝,很快睡着了,夜半,她睡的正香,门口却忽然传来敲门声。

  苏惟惟披着衣服起床,梁卫东正在看书,走到门口见了她道:“外面下雪了,嫂子你先进去,我出去看看。”

  这么晚谁会来?苏惟惟蹙眉盯着门口,却见一个穿着黑色棉袄的女人走进来,她头上包着头巾,手里拎着一个白色的化肥袋,等走近了,苏惟惟才不敢相信道:“敏英?”

  梁敏英进了门,被冻得直哆嗦,苏惟惟打了盆热水让她暖和暖和,梁敏英把手放入脸盆里,许久才暖和起来。

  梁明苏也起来了,梁敏英挤到她被窝里,哈着手说:“真是累死我了。”

  苏惟惟蹙眉,“敏英,你怎么这么晚到家?”

  “只买到了这班火车票。”梁敏英卖掉那车货以后拿了钱就不敢在上海逗留了,到底是乡下人刚赚了钱总觉得有人惦记自己的钱,火车上贼多,她不敢大意,就用化肥袋装了些粉条,把钱藏在粉条里,而她身上则装了个药包,里面塞了几张纸,就这样,坐火车时她把化肥袋就放在脚边,钱包却在手里抱了一路,等下火车时,她包里的纸都被偷了,可化肥袋却没人看一眼,这不,她怕夜长梦多,一路上走回来的。

  苏惟惟吓得不轻,从市里的火车站走回来,这要走多久?“你怎么不打电话回来?我们好找辆自行车去接你。”

  “我没那么娇气,再说大过年的,我哪里想折腾你们?以前卫东上学时,我经常天不亮就给他送米,也是这样步行,来来回回并不觉得累。”

  梁敏英说着,手伸进粉条里,把里面的一个塑料袋掏出来,一团大团结就这样被放在被子上。

  梁明苏不敢相信地看着那钱,叫道:“这么多钱?我这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钱呢!”

  第45章

  梁明苏拿起钱,有些不敢相信,她因为没转正,工资不如正式工多,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又没有油水,只勉强够吃饭的,而梁敏英给的这一团钱,细细数来竟然有将近五千块钱,相当于她四五年的工资了。

  “姐,去一趟就赚了这么多钱?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梁敏英眯着眼笑笑,确实,在这次之前她也不敢相信,可出去了一次,人长见识了,眼界高了,又觉得这点钱不算什么。刚拿到那么多钱时她心里很忐忑,在上海把服装的余款全部打给了工厂,汇款成功后她带着余钱回来,一来一去,拿到钱的惊喜也散去了一些,心里有的是对未来无尽的希望。

  这只是开头,后面的路她一定能走得更好,哪怕不靠男人也可以。

  她这样相信着。

  “确实好赚,我这一去才知道外面遍地是黄金,明苏,你也是有能力的,如果你愿意,来年我们可以一起出去赚钱,我想着就算不是每次都能赚这么多钱,可绝对比你当老师强。”

  梁明苏蹙蹙眉头,有些拿不准,毕竟人家都说老师是铁饭碗。

  她下意识看向苏惟惟。

  苏惟惟微怔,书中对梁明苏只一笔带过,所用笔墨并没有梁明中多,从女主的回忆中可得知,梁明苏涉及过很多行业,早年做过主持人,梁明中唱歌演戏后,俩人在圈子里相互扶持,一路升级打怪,最后都成为各自领域里数一数二的人物,梁明中的粉丝也都喊梁明苏叫姐姐。

  不过她的穿越必然带来一些改变,她让梁敏英早一步离开渣男发家,蝴蝶的翅膀煽动,梁明苏能否和书里的轨道一样,还很难说。

  “看你自己,不过我总觉得你口才好会演讲,在校长室做助理有些埋没了你。”苏惟惟真心道。

  梁明苏很少被人夸,就算是亲近的人,大家表达感情也都很含蓄,第一次被人当面夸略有些不自然,她咳了咳:“嫂子,我也没什么才华,就是会说一些,不过我现在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虽然有心补贴家里可自己都不够用,要么过年我先请一个月的假出去试试,实在不行再回来?”

  “可以,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嫂子都支持你。”梁明苏认真地点点头。

  梁敏英点了一千块钱给苏惟惟,“嫂子,要不是你借钱给我做生意,我这趟也赚不了这么多钱,这是给你还债用的。”

  苏惟惟应道:“你年后不要用钱吗?如果要用的话,这钱迟点还也行的。”

  “不,先把债还了吧?也不好总是借别人的钱,咱们家如果还有别的欠债,我正好也一并还上,对了嫂子,当初说好了赚的钱分一半给你。”梁敏英掏出两千块钱塞给苏惟惟。

  苏惟惟一愣,略显意外,“我又没帮得上忙,再说你第一次赚钱后面还需要本金呢,这钱你就留着吧!”

  “嫂子,你别跟我客气!你要是不借钱给我,我连这钱都赚不到,你不跟我见外,我要是跟你见外那不是忘恩负义吗?”梁敏英说着,强行把钱塞进苏惟惟手里,“嫂子,你必须拿着,你把家里的账还一还,剩下的钱就留着家用。”

  苏惟惟真心为难,“家里的债也没多少,我可以自己还的……”

  梁敏英却不给她拒绝的机会,“嫂子,你要是再拒绝我可就生气了!你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这点钱算什么?你看你,这都过年了你还穿着破衣服,把唯一一件好的棉服给了我,你说你能对我好,难道我就不能对你好吗?”

  之前苏惟惟抓住用假币的苏媛媛,从苏媛媛那拿回来一件红色棉服,那棉服不太适合她,用她后世的眼光来说,衣服也实在土气,她这人宁缺毋滥,就把棉服送给梁敏英了,那棉服也不便宜,做工不错,梁敏英虽然在制衣厂工作,却也难得穿一件新衣服,她把衣服收着没肯穿,直到前几天去上海才穿到身上。

  “也没什么,这都是小事。”

  “怎么能是小事呢?嫂子你难道不知道,你对我所有的好我都会记在心里。”她自小没受到过多少善意,别人看他们这一家子过得不好,都是躲着避着,生怕他们上前借债,只有苏惟惟,不肯嫁人,不顾前途带着他们这一家老的少的,什么事都是这个嫂子冲在前头,若不是有嫂子在,这家只怕早就散了。

  就算不散,也弄不过隔壁虎视眈眈的刘玉梅和江桃。

  苏惟惟见状,只好收下了钱,可是平白无故就收了两千块钱,这心里总有些不真实。

  正值寒假,苏惟惟没法把试卷卖去学校,干脆把梁卫东带回来的近30张试卷连同以前的装订在一起,近五十张试卷装订成一册练习册,成套出售。

  她印了上百套,抱着去镇上卖。

  大过年的,镇上有不少摆摊的人,但大部分人卖的都是烟花爆竹对联之类的,只有苏惟惟竟抱着一大叠试卷去卖,别说是逛街的人了,就是边上的摊主也都忍不住往她这边看。

  “妹妹,你卖什么呢?”一个中年女人问。

  她是卖小孩玩具和烟花的,过年就这些最赚钱,她每年都是过年这几天出来摆摊,年前年后能赚上千块钱呢,她边上的几个摊贩卖的也是差不多的东西,只有苏惟惟卖的东西让人看不懂。

  苏惟惟笑笑:“我卖的是高三试卷。”

  “高三试卷?你卖这个干吗呀?”

  苏惟惟笑起来,“我这个试卷是市一中高复班的考试卷,都是名师出题,切中考点,命中率很高,这一套试卷要是做完,至少能提高几十分,这种绝密试卷我是花了不少心思才弄到的,这不,就想造福其他考生嘛。”

  这中年女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问:“市一中高复班?就是那个名师高考班?”

  “是呀,这是市一中的绝密试卷,不外传的那种,你也知道,市一中的试卷有多难得。”

  今天这女人来摆摊,她儿子也跟来帮忙了,闻言翻了翻,很快惊讶道:“这确实是市一中的试卷,有两套我们还考过呢。”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