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2 / 2)


  说话间,好几个女生进了他的店,不少人要烫卷发,还有人做假发套的,女主人含笑迎上去。

  “老板,你这种类不少啊!”

  “当然!”吕中天很得意地说:“我这有冷烫、热烫、染发、修眉、化妆,应有尽有!你想要做什么发型,告诉我,或者拿照片给我看,我马上能给你做出来!怎么样,烫个头发吧?”

  “我今天没空,下次我把我姐也叫来,到你们家一起烫!”

  楚青天天嚷着烫头发,因为开不到介绍信,只能每天用发油抹,有时候发油用完了,又想头发油光发亮,就用食用油擦在头上,名副其实可以滑倒苍蝇。

  楚瑜的头发仅仅是打薄,没什么技术难度,剪了跟没剪差别不大,她看向镜子中的自己,笑着付了4毛钱。

  “下次一定要来啊!”吕老板交代。

  -

  楚瑜剪好头发后直接去了学校,她刚进宿舍,洪雪涛便跑过来,叫道:

  “楚瑜,你终于回来了!陪我去发电报!我孩子生病了,我发个电报问一下!”

  楚瑜一脸惊讶:“雪涛,你有孩子了?”

  “是啊,大的都五岁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洪雪涛长得一副傻大姐的样子,人也爽朗,做事直来直去,让楚瑜很有好感,她没想到洪雪涛竟然有孩子,这时的大学生即便有家庭,也会选择瞒着,否则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上大学就抛弃妻子的负心汉了。像洪雪涛这样,直言自己有孩子有老公的人并不多。

  “我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我男人是矿区的主任,这次我考上大学,多亏了他支持我,我出来上学,他在家里管着一家人的事,还得照顾两个孩子,实在不容易,只是孩子生病好几天了,我实在是着急!”

  “雪涛姐,你别急,生病都需要一个过程,多喝开水,过几天就好了。”

  洪雪涛点点头,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倒好,自己跑出来上大学,把孩子扔在家,可以说是母行千里母担忧了!

  俩人拿着热水瓶去打开水,顺便拐去发电报,洪雪涛为省钱,只发了“可好”两字,连符号都没有。

  “楚瑜,你发电报回家吗?”

  楚瑜想到自己到北京后竟然没发过电报回家,便给家里去了一封信,说自己很好,让家人勿念,还让少安照顾好自己的宝贝。

  一封电报发了近三十个字,可把洪雪涛看得眼都直了。

  “楚瑜,没看出来你是大款啊!”洪雪涛瞅着楚瑜左看右看:“隐形富豪!”

  “哪有。”楚瑜否认,站在电报机旁,楚瑜想给陆战发一个,想了想,觉得有些话还是写信时说,毕竟她和陆战还有很多事没决定好,比如什么时候结婚这种大问题,发电报会被人看到,楚瑜不习惯。

  俩人拎着开水壶刚走到楼下,却见曾庆山拎着一包零食等在那,见了楚瑜,他走上前,说:

  “楚瑜,我等你很久了,这是我买的零食,给你!”

  楚瑜一怔,没有伸手,洪雪涛拍了她一下,挤眉弄眼:“我们楚瑜魅力不小嘛,都有师哥送零食了,师哥,我也是你师妹,怎么没有零食送给我?”

  曾庆山脸一红:“我跟你不熟,下次吧!”

  “师哥,我不爱吃零食,你还是拿回去吧!”楚瑜正要走,却被曾庆山一把抓住,他急道:“楚瑜,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就是些零嘴,你看在师哥帮你拎东西的份上,就拿着吧!”

  楚瑜笑了笑,勾唇道:“师哥,抱歉,零食我不爱吃,下次别再送了。”

  回宿舍,洪雪涛把这事讲给大家听,全宿舍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这么说,咱们的楚瑜刚进学校就有追求者了?还是大二的师哥?楚瑜你魅力好大!”

  “我记得那师哥,长得还不错,高高瘦瘦的,五官也好看,这样的人小女生应该会喜欢吧?”

  “楚瑜,你喜欢曾庆山吗?”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楚瑜拿出一本原文书,边看便说:“不喜欢,我有心上人!”

  “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围了过来,一副严刑逼供的样子。“楚瑜,你有男朋友?”

  “哪里人?干什么的?”

  “你男朋友也是学生?”

  楚瑜不想多谈自己的私事,只笑道:“他已经工作了,有机会我把他带来给大家看看!”

  室友简佳人捧着脸笑道:“班上很多人跟我打听楚瑜,还说在报纸上见过楚瑜,我看啊,这帮人就是对楚瑜图谋不轨,谁料我们楚瑜竟然名花有主!我仿佛听到了那些男人心碎的声音!”

  楚瑜不为所动,她已经有最好的了,其他人再优秀,也入不了她的眼。

  -

  没有手机的时代,做什么都不方便,楚瑜的小广告贴出之后,她有空就往出租房跑,生怕有人找上门,这样来回跑了几次她就吃不消了,楚瑜想来想去,决定买辆自行车。

  “买自行车,票不好弄,还不如买辆二手的!”朱丽桦说。

  “二手车?”楚瑜对车的要求不高,能用就行。“你知道哪里有卖的?”

  朱丽桦摇头:“听说废品站有有些人自行车坏了卖去废品站,废品站的人修理一下就能重新售卖,还有的就是来路不正的车,很多人把车偷了找不到买家,急着脱手就会把车卖废铁,你可以去看一下。”

  “最好不是偷来的车。”楚瑜思忖道:“那我抽空过去看看。”

  周三下午没课,楚瑜直接去了废品站,北京不愧是首都,就是废品站都比乡下大很多,此时的废品站并没有太多废品,70年代,纸张和金属属于稀有物,很少有人会卖,好比纸张,用不完的可以糊墙糊窗户,卖了可惜了。